8114 振樺電子 – 2025Q1 法說會重點整理:AI 應用、商用物聯網與全球佈局展望
振樺電子(8114) 1Q2025營收獲利創新高,受惠高毛利SDA與AI應用強勁。聚焦全球佈局與產品轉型,審慎看待下半年景氣。
以下內容根據公司法說會逐字稿及簡報整理,並以專業投資分析視角歸納重點,僅供參考,若與公司公告有所出入,請以公司公告為準。
結論:高毛利產品推升獲利動能,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仍需關注
- 關稅與地緣政治: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導致客戶提前拉貨,中東衝突影響美系餐飲客戶資本支出,地緣政治風險仍為營運變數。公司透過美國設廠與品牌通路模式因應。
- 振樺集團 2025 年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創下歷史新高,主要受惠於 高毛利產品組合 (SDA、醫療、品牌系統) 佔比提升,達集團營收八成以上。
- AI 相關業務 (晶片模組測試、AI Kiosk) 需求強勁,也是主要成長動能來源。
- 全球佈局與 Acer 集團整合 為重要策略,新購置的美國丹佛廠房預計將強化北美生產與維運服務能力。
- 展望 2025 年,公司預期在 2024 年高基期下仍將有不錯的成長,但下半年營運受整體經濟及不確定因素影響,能見度相對不明朗。
1. 營運摘要:1Q2025 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,受惠產品組合優化
振樺集團 2025 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達 NT$ 5,919 百萬,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167.1%,創下歷史新高。受惠於高毛利產品如品牌系統、醫療及場景定義智能設備 (SDA) 的營收佔比提高,帶動毛利率上升至 49.7%,營業利益率達 28%,創歷史新高。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達 NT$ 671 百萬,EPS 為 NT$ 6.60 元,年增約 352%。
從地區別來看,1Q2025 營收佔比以美洲最高 (82%),主因 AI 客戶需求強勁,營收年增約 288%。亞洲佔 12%,歐洲佔 50%,其餘地區約佔 1%。歐洲 O2O 市場有明顯復甦跡象。
公司預期 2025 年上半年營收成長動能將延續 2024 年下半年趨勢,但下半年受關稅、總體經濟、地緣政治及產品世代交替影響,能見度較不明朗。整體 2025 年營收及獲利預期較 2024 年高基期仍有成長。
2. 主要業務與產品組合:聚焦 SDA 高價值解決方案,擴展 AI 應用
振樺集團由三大事業體組成:Posiflex (POS 銷售終端系統及週邊設備)、Portwell (瑞傳科技 - 產業物聯研製服務/Embedded Foundry)、以及 KIOSK (資訊系統 - 自助服務解決方案)。集團核心策略聚焦於 場景定義智能設備 (SDA),提供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,以提升生產力及客戶體驗,此模式帶來顯著的收入與獲利提升。
1Q2025 營收應用領域分佈 :
- HAI (High-Performance Computing) & DMS (Data Management System) / Embedded Foundry: 約佔 50%
- 零售與餐飲: 約佔 26%
- 其餘營收分佈於 Fintech & Logistics、Smart City & Entertainment、Digital Healthcare、SDN Cloud & Infrastructure 等領域。
近期業務發展與產品創新:
- Embedded Foundry (Portwell):
- GPU 晶片與模組測試設備:自 2024Q4 營收顯著成長,2025 年舊世代產品升級需求持續,訂單良好。客戶受關稅及需求快速成長影響有提前拉貨現象。
- ComputePort 測試設備:自 2024Q4 大量出貨,台灣及墨西哥部署後進入維運高峰期及產品過渡期。新產品平台積極準備中,時程視生態系變化而定。
- O2O 解決方案 (Posiflex & KIOSK):
- 推出結合 AI 技術的 自助結帳 Kiosk (SCO) 與 自助點餐 Kiosk (SOK),具備防損及物體辨識等功能,展覽反響良好,預期將開始貢獻營收獲利。
- 新推出多款 POS 產品,受到大型零售商關注,歐洲多個專案進行中。
- Kiosk:受惠於美國製造,取得大眾運輸基建專案。舊金山閘門系統建置接近完成,洛杉磯專案 (為 2028 奧運準備) 預計下一季啟動並逐步貢獻營收。
- BORIS (SDA 語音模式專案):出貨週期長、年度貢獻高。已與電商龍頭線下佈建,1Q2025 獲北美新訂單。2Q2025 擴展至第三方場域,預計 3Q2025 在英國量產部署,其他歐洲國家同步進行。
2. 財務表現:1Q2025 財務數據亮眼,毛利率受產品組合推升
財務摘要(單位:百萬)
| 項目 | 本季金額 (1Q2025) | 去年同季金額 (1Q2024) |
|---|---|---|
| 營收 | 5,919 | 2,216 |
| 毛利 | 2,943 | 964 |
| 營業利益 | 1,658 | 231 |
| 稅後淨利 | 671 | 111 |
| EPS(元) | 6.60 | 1.46 |
財務動因與挑戰
- 毛利率提升:1Q2025 毛利率 49.7%,較 1Q2024 的 43.5% 大幅增加 6.2 個百分點。主要驅動因素是高毛利的系統品牌、醫療及 SDA (場景定義智能設備) 營收佔比提高,這些產品貢獻超過八成的集團營收。
- 營業費用增加:營業費用年增 71.7%,主因營收及獲利規模擴大,導致績效獎金大幅增加。
- 規模經濟效益:營業利益率達 28%,為歷史新高,顯示規模經濟的正面影響。
- 資產負債表:截至 2025/3/31,淨現金部位達 NT$ 4,461 百萬 (較去年同期 NT$ 2,181 百萬顯著提升)。流動比率 222%,負債比率 54%,調整後負債比率 (排除特別股負債) 31%,顯示財務結構健康穩定。
- 匯率影響:台幣若升值 1%,對毛利率影響約下滑 0.1%。2Q2025 可能產生匯損侵蝕獲利。
4. 市場與產品發展動態:AI 測試需求強勁,O2O 市場溫和復甦
- 產業趨勢:
- AI 運算:AI 晶片/模組測試設備需求強勁,客戶需求去化速度快。長期動能來自運算板測試。
- O2O 市場:歐洲 O2O 市場有明顯復甦跡象。北美因人力資源短缺,自助服務機台需求顯著,包括自助 Check-in 及購票設備。
- 基礎建設:美國政府大眾運輸基建專案為 Kiosk 業務帶來新動能。
- 產品創新:新推出的 SCO/SOK 整合 AI 技術 (防損、物體辨識) 以提升產品差異化與價值服務。持續開發搭載 NVIDIA 晶片並獲 Google EDLA 認證的 Android 設備,滿足 O2O 市場需求。
- 策略合作:與 NVIDIA、MediaTek 維持緊密合作,成為 Acer 集團成員後,將整合運用其全球客戶體系及服務能力,擴展服務範圍。同時也獲得西門子肯定為優秀供應商,顯示在醫療領域的合作關係穩固。
5. 營運策略與未來發展:擴建美國產能,強化 SDA 模式競爭優勢
- 全球生產與服務佈局:除了台灣主要生產基地,集團在美國已有組裝廠。董事會決議購置大丹佛地區廠房,預計 2026Q4 (請參考 Q&A 章節詳細內容) 啟用,將整合北美生產、維運服務及倉儲,以因應並降低關稅影響、支援歐美擴充需求。
- SDA 模式深化:持續以場景定義智能設備 (SDA) 為核心策略,提供高度客製化、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,並納入維運服務,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毛利。這是防禦總體經濟及匯率波動的關鍵策略。
- 併購策略:積極尋找國內外符合 SDA 核心策略的併購標的,以擴展應用領域。
- 競爭策略:專注於中大型連鎖店客戶 (需整合與維護服務),與一般雲端 POS 系統市場區隔。藉由品牌價值、SDA 模式、全球服務網絡及在地製造能力 (如美國),鞏固市場地位並因應挑戰。
6. 展望與指引:全年營收獲利預期成長,H2 仍具不確定性
- 財測預估:公司預期 2025 年整體營收及獲利相較 2024 年的高基期仍將有不錯的成長。
- 成長動能:主要來自 AI 相關業務 (晶片模組測試、智能自助服務設備)、歐洲 O2O 市場復甦、美國大眾運輸基建專案、新產品 (AI Kiosk、新 POS) 的市場滲透,以及 Acer 集團資源整合帶來的綜效。
- 潛在風險與變數:下半年營運受整體經濟情勢、關稅政策 (特別是美國關稅不確定性)、地緣政治風險 (中東等)、產品世代交替時程等因素影響,能見度不高,需持續觀察。匯率波動 (台幣升值) 亦可能影響毛利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