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|Intel (INTC) 2025 Q1 財報會議 - 製程轉型與 AI 佈局重啟成長引擎

英特爾 2025 年第 1 季營收達 127 億美元,年增持平,季減 10%,非 GAAP 每股盈餘為 0.13 美元,優於市場預期。受惠於 Raptor Lake 銷售強勁與 Meteor Lake 製造成本降低。儘管轉型已見初步成果,公司對總體經濟、關稅政策及新產品成本壓力仍持審慎態度,預期未來幾季將是關鍵觀察期。

美股|Intel (INTC) 2025 Q1 財報會議 - 製程轉型與 AI 佈局重啟成長引擎
Photo by Slejven Djurakovic / Unsplash

以下是依據 Intel (NASDAQ: INTC) 2025Q1 法說會逐字稿與投資人簡報內容,整理而成的專業投資備忘錄,並已根據您的格式與語氣要求進行撰寫。


INTC 英特爾公司 – 2025Q1 法說會 - 營運轉型與AI策略主導未來成長

以下內容根據法說會內容進行整理與修訂,並以專業投資分析角度歸納重點,供投資人及相關人士參考,如有錯誤,請以公司公告為準。

關稅與資本支出成為短期經營關鍵議題

本季公司指出 Q1 營收有部分因應可能關稅而出現提前拉貨現象,特別是來自 Raptor Lake(Intel 7 製程) 的需求強勁,推升季度營收至 127 億美元,優於預期。公司亦坦言,後續幾季可能因貿易政策、通膨與不確定宏觀環境而面臨需求回落與成本上升風險

因此,英特爾已大幅調整資本與營運支出預算:

  • 2025 年 CapEx 由 200 億美元下修至 180 億美元
  • 2025 年 OpEx 下修為 170 億美元,2026 年進一步降至 160 億美元
  • 將透過去中心化管理、精簡專案數量、專注於核心產品來落實節流
  • AI 與先進製程為核心發展策略,新任 CEO 積極推動組織扁平化、產品聚焦與資本支出最佳化,試圖重塑英特爾競爭優勢。

財報與業務表現:主要產品線分化,AI 與伺服器成長突出

產品部門營收概況(vs 2024Q1):

部門 Q1 2025 收入 年增率
Client Computing Group (CCG) $7.6B ▼ 8%
Data Center & AI (DCAI) $4.1B ▲ 8%
Intel Foundry $4.7B ▲ 7%
All Other(含 Mobileye、Altera 等) $0.9B ▲ 47%
總營收 $12.7B 持平

Client 端 表現承壓,受高階封裝 Lunar Lake 成本結構壓力與需求轉向 N-1/N-2 平台(如 Raptor Lake)影響。

伺服器與 AI 端 成為亮點,Xeon 6 推出後在 MLPerf Inference 5.0 測試中表現提升 1.9 倍,證明英特爾處理器在 AI inference 任務中仍具競爭力。

AI 與製程藍圖:Panther Lake 與 18A 為策略中樞

  • Intel 18A 預計於 2025H2 開始量產,支援 Panther Lake 發表
  • 首批 Panther Lake SKU 預定 2025 年底推出,2026H1 擴展更多 SKU
  • Clearwater Forest 為基於 E-core 架構的新型伺服器處理器,預計 2026H1 發表,具備低功耗與高封裝密度特性

未來產品策略將針對 reasoning model、agentic AI 與 physical AI 等新興工作負載進行調整,預期將搭配完整平台解決方案(XPU、IPU、optics、軟體堆疊等)推出。

代工與製造優化:Foundry 策略轉向以客戶為核心

  • Intel Foundry Q1 收入為 47 億美元,年增 7%
  • 雖仍呈現營業虧損,但已逐步改善結構性成本問題
  • 未來發展方向包括:
    • 加速支援業界標準 EDA 工具與流程(例:Synopsys, Cadence)
    • 精簡 IP 架構與導入平台標準化(例:UCIe)
    • 聚焦代工客戶多樣化需求(不同設計流程、封裝需求)

AI PC 與傳統處理器共存挑戰:市場需求與製程壓力不一

儘管英特爾強調 AI PC 為中長期增長重點,但本季實際拉動營收的仍是 N-1/N-2 世代(如 Raptor Lake) 的高性價比產品。

  • Meteor Lake 與 Lunar Lake 成本高、封裝複雜,短期在消費市場導入受限
  • OEM 廠商偏好較低 BOM 的解決方案,以滿足宏觀經濟壓力下的終端需求
  • 同時,資料中心業務仍以傳統 CPU 為主,但將於下半年開始導入 Granite Rapids 與 Xeon 6 等新平台

此情況反映短期內產品線與毛利率壓力仍大,需仰賴強化製造彈性與市場教育來推動高階平台的採用。

Q2 與全年展望:關稅風險與製程過渡期影響下修預期

指標 GAAP Non-GAAP
營收 $11.8B 同左
毛利率 34.3% 36.5%
EPS -$0.32 $0.00
稅率 -51% 12%
  • 年度指引:
    • OpEx 目標下修至 2025 年為 170 億美元、2026 年為 160 億美元
    • CapEx 年度目標下修至 180 億美元(原預估為 200 億美元)
    • 預期 Altera 分拆後有助於去槓桿與改善自由現金流
  • 指引保守主因包括:
    • 預期 Lunar Lake 比重提升壓抑毛利率
    • Intel 7 製程產能緊縮持續(Raptor Lake 超預期需求)
    • 關稅不確定性持續,影響全球供應鏈與終端需求

Q&A 重點 – 高層回應市場關注議題

  • Q: 如何平衡內部產品線與代工業務需求?
    • A: 縮短決策流程、強化執行效率,Foundry 部門需提升客戶服務能力。
  • Q: 毛利率展望?
    • A: 2025 年受 Lunar Lake 高成本與 18A 製程啟動影響,壓力仍存;2026 年隨 Panther Lake 放量,毛利率預期改善。
  • Q: 對於 Falcon Shores 的更新策略?
    • A: 保留 Jaguar Shores 為替代方案,積極重構 AI 策略,未來幾季將公布更多細節。
  • Q: Server 市場 Q2 表現預期?
    • A: Q1 hyperscaler 客戶提前拉貨,Q2 預期回落,並面對市場競爭與宏觀不確定性。

個人觀點:潛在機會與策略矛盾並存,需審慎觀察轉型落地成效

英特爾的轉型框架明確,但實際推動落地仍面臨以下多重挑戰與風險:

策略洞見與風險警訊

  1. 轉型時間落差與市場預期錯配
    雖 CEO 強調「無法快速修復」,但資本市場對於轉型成功的忍耐度有限。產品路線圖需精準落地,否則將面臨信任流失風險。
  2. 製造資本密集與財務槓桿管理需取得平衡
    雖縮減 CapEx 與分拆 Altera 將緩解資金壓力,但中長期製程競爭仍需龐大投資。若 AI 產品未快速變現,將拉高現金流風險。
  3. AI 競爭加劇,尚無強勢差異化平台問世
    相對於 NVIDIA、AMD,英特爾在 training/inference 系統與生態支援仍落後。雖 AI 方向正確,實際產品布局仍待觀察。
  4. 依賴內部製造可能造成資源配置壓力
    雖強調 smart capital 策略,但若未能有效平衡外包與自製,恐造成固定成本負擔擴大。

建議關注指標(短中長期)

  • 短期(1–2 季):Raptor Lake 與 Lunar Lake 出貨比重變化、18A 良率與產品時程進度
  • 中期(2–6 季):Panther Lake 導入進度、AI PC 滲透率、市場毛利率結構變化
  • 長期(2 年以上):Intel Foundry 獲得 Tier 1 客戶與高階製程外部投片、市佔率穩定性、自由現金流轉正時間點


免責聲明

本備忘錄之數據及陳述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與初步檢核,可能因實際財務報表或管理層後續公告之更新資訊而調整。本文件僅作為參考之用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