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|Okta (OKTA) 2025 Q4 財報會議
美股 Okta (OKTA) 2025 Q4 法說會 memo

結論
Okta 在 2025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中,強調了強勁的 Q4 業績和 FY 25 財年的亮麗收官,其中包括 RPO 與 cRPO 加速成長,以及創紀錄的獲利能力和自由現金流。公司指出,Workforce Identity 和 Customer Identity 產品需求強勁,且新產品組合開始展現影響力。
管理層對 FY 26 財年及以後的發展表示樂觀,並強調將持續專注於安全、產品創新和 市場拓展。

1. 財務表現
- 營收成長: 第四季營收 YOY 13%,其中有 98% 來自訂閱、2% 來自專業服務。全年營收成長 15%。
- RPO (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): 年增 25%,突破 40 億美元。
- cRPO (當前剩餘履約義務): 預計 FY26 Q1 成長 12%。
- 營業利益率 (Non-GAAP Operating Margin): FY25 營業利益率成長約 9 個百分點。預計 FY26 Q1 和全年皆為 25%。
- 自由現金流利潤率 (Free Cash Flow Margin): FY25 自由現金流利潤率成長約 6 個百分點。預計 FY26 Q1 約為 25%,全年約為 26%。
- Rule of 40: 再次超過 Rule of 40 指標。(將 TTM Total Rev. Growth + Free Cash Flow Margin 是否有超過40%,有超過就是不錯的公司)
- 季度訂單額: 創紀錄的季度訂單額,首次超過 10 億美元總合約價值 (TCV)。

2. 營運亮點
- 銷售生產力: 銷售生產力達到多年來的新高。
- Auth0 業績: Auth0 創下史上最佳季度訂單額。
- 大型客戶: 百萬美元 ACV (年度合約價值) 客戶群年增 22%,達到 470 家,總 ACV 超過 10 億美元。
- 合作夥伴生態系統: 超過 70% 的交易受到合作夥伴影響,包括 Q4 前 20 大交易中的 18 筆。
- AWS Marketplace 合作: 與 AWS Marketplace 的合作 TCV 累計超過 10 億美元,FY25 營收成長超過 80%。
- 新產品貢獻: 新產品貢獻 Q4 訂單額超過 20%,包括 Okta Identity Governance (OIG)、Privilege Access、Device Access 等。
- Okta Identity Governance (OIG): 推出僅兩年,已擁有超過 1,300 家客戶,年度合約價值超過 1 億美元。
3. 未來展望
- FY26 全年展望上調: 全面調高 FY26 全年展望。
- FY26 Q1 營收預期: 預計營收成長 10%。
- FY26 全年營收預期: 預計營收成長 9% 至 10%。
- FY26 營業利益率預期: 預計全年 Non-GAAP 營業利益率為 25%。
- FY26 自由現金流利潤率預期: 預計全年自由現金流利潤率約為 26%。

4. 重大策略
- Okta Secure Identity Commitment: 持續提升產業安全標準,成為可信賴的領導者。
- Go-to-Market 專業化: 將銷售團隊進一步專業化,分為 Okta 銷售團隊 (專注 IT 和安全買家) 和 Auth0 銷售團隊 (專注開發者)。
- Workforce Identity Suites: 推出 Workforce Identity 套件,簡化定價和產品組合,提供更快的價值實現。
- Auth for GenAI: 推出 Auth for GenAI,協助客戶安全地建構和擴展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。
- 產品創新: 持續投資產品創新,尤其是在安全領域,以應對雲端採用、機器身份和 AI 代理的增長。
5. 產業趨勢與市場環境
- 總體經濟: 總體經濟環境保持一致,但客戶對身份作為關鍵安全基礎層的認知提升。
- 身份碎片化與平台整合需求: 客戶越來越傾向於統一的身份平台,以實現整合的安全成果。
- 雲端採用和 AI 趨勢: 雲端採用、機器身份和 AI 代理的興起,突顯了安全身份的重要性。
- AI 代理的身份安全需求: 企業在構建 AI 代理系統時,面臨著如何安全地授權代理訪問敏感資訊的挑戰。
6. 風險與挑戰
- Go-to-Market 專業化轉型: 銷售團隊專業化轉型可能存在執行風險,初期可能影響成長速度,但長期來看有利於更好地服務客戶和驅動成長。
- 謹慎的展望: 公司在提供展望時仍採取謹慎態度,尤其是在季度初期。
7. Q&A 亮點
- Q: 關於展望的謹慎性是否有變化?
- A: Q4 業績超出預期,宏觀環境保持一致,但身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公司在展望方面仍保持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