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|NIO (NIO) 2024 Q4 財報會議
蔚來 2024 第四季財報亮眼,交付量創歷史新高,達 72,689 輛,全年交付 221,970 輛,年增 38.7%。毛利率提升至 11.7%,汽車毛利率達 13.1%。公司強調多品牌戰略進展,將推出九款新車型。展望 2025 年,蔚來維持 營收翻倍 目標,並力爭 第四季度實現損益兩平。現金儲備充足,達人民幣 419 億元。然而,市場競爭激烈及新品牌初期營運仍存挑戰。
結論
NIO 在 2024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中,公佈了 季度交付量創新高 的成績,並強調了 成本控制 和 毛利率提升 的成果。公司同時闡述了其多品牌戰略的進展,包含 NIO、ONVO 與 Firefly 三品牌的新產品週期。管理層對 2025 年的市場競爭態勢抱持審慎樂觀,並重申了全年 營收翻倍 的目標,以及 第四季度實現損益兩平 的展望。
1. 財務表現
- 營收: 總營收達 人民幣 197 億元,年增 15.2%。其中,汽車銷售營收為人民幣 175 億元,年增 13.2%。
- 毛利率: 整體毛利率為 11.7%,較去年同期 7.5% 提升。汽車毛利率為 13.1%,與上季度持平,年增主要歸功於單位材料成本降低。
- 研發費用 (R&D): 人民幣 36 億元,年減 8.5%,季增 9.6%。
- 銷售、管理及行政費用 (SG&A): 人民幣 49 億元,年增 22.8%,季增 18.7%,主要因新品牌和產品的行銷支出及銷售服務網絡擴張所致。
- 淨虧損: 人民幣 71 億元,年增 32.5%,季增 40.6%。
- 現金儲備: 截至季度末,現金及約當現金、限制性現金、短期投資和長期定期存款總計 人民幣 419 億元。

2. 營運亮點
- 交付量創新高: 第四季交付 72,689 輛 智能電動車,創季度新高,12 月份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3 萬輛。
- 年度交付量顯著成長: 2024 年總交付量達 221,970 輛,年增 38.7%。
- NIO 品牌持續領先高階市場: 交付 201,209 輛,在中國 30 萬人民幣以上純電動車 (BEV) 市場佔據 40% 的市場份額。
- ONVO 品牌穩步成長: 交付 20,761 輛,L60 車款在中國 20 萬至 30 萬人民幣 BEV SUV 市場中排名 Top 3。
- 車輛毛利率改善: 提升至 13.1%,ONVO 品牌在生產初期即實現正車輛毛利率。
- 售後服務盈利能力提升: 技術服務營收增長帶動其他銷售業務毛利率轉正。
- 換電站網絡擴張: 全球部署 3,245 座 換電站,中國境內高速公路換電站達 970 座,累計提供超過 6,900 萬次換電服務。
- 充電基礎設施擴建: 建置超過 25,000 座充電樁及目的地充電樁。
- ESG 評級提升: MSCI ESG 評級由 A 提升至 AA,Corporate Knights 將 NIO 列為 2025 年全球百大永續企業中排名第一的汽車公司。
3. 未來展望
- 第一季度交付量預期: 預計交付 41,000 至 43,000 輛,年增 36% 至 43%。
- 全年交付量目標: 維持 年增一倍 的目標。
- 車輛毛利率目標: NIO 品牌目標 20%,ONVO 品牌目標 15%。
- 全年損益兩平目標: 力爭 第四季度實現損益兩平。
- 長期目標: 預期智能電動車公司需達到年銷 200 萬輛、毛利率 20%、淨利率 7% 至 8%,方能維持長期競爭力。
4. 重大策略
- 多品牌產品週期啟動: NIO、ONVO、Firefly 三品牌進入新產品週期,共計將推出 九款新車型。
- NIO 品牌新車型: 推出旗艦智能行政轎車 ET9,預計本月底開始交付;ET5、ET5T、ES6、EC6 等車款將於第二季度推出 2025 年款升級車型,下半年將再推出一款重要產品。
- ONVO 品牌新車型: 第二款產品大型家庭 SUV L90 將於第二季度發布,第三季度交付;第三款產品將於第四季度推出,形成完善的 SUV 產品線。
- Firefly 品牌即將上市: 首款車型已於 2024 年 12 月亮相,預計 4 月開始交付。
- 強化智能駕駛技術: 持續精進基於 AI 的安全技術,下一代架構 NIO World Model (NWM) 的早期版本將於 4 月初開始內部測試,並逐步大規模發布。
- 全球市場擴張加速: 積極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夥伴合作,擴大全球佈局。
- 成本優化措施: 全面啟動成本控制計畫,涵蓋供應鏈、研發、銷售等各環節,預期第二季度起在財報上顯現成效。
- 與 CATL 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: 共同推動換電站網絡在更廣泛區域的普及。
5. 產業趨勢與市場環境
- 市場競爭激烈: 2025 年是智能電動車產業競爭格局演變的關鍵年。
- AI 技術應用: AI 技術持續驅動智能駕駛發展,NIO 將 AI 應用於智能座艙助手 NOMI 及智能駕駛系統。
- 汽車產品 AI 代理趨勢: 汽車產品正逐漸轉變為 AI 代理,汽車公司也將轉型為 AI 代理。
6. 風險與挑戰
- ONVO 品牌銷售表現不如預期: 品牌知名度仍待提升,銷售網絡成熟度及銷售團隊能力需加強。
- 激烈的市場競爭: 價格戰及負面輿論對銷售造成影響。
- 第一季度毛利率壓力: 傳統淡季、新舊車款交替、ONVO 品牌初期營運等因素導致第一季度毛利率面臨挑戰。
- 現金流管理: 季度營收波動及大規模產品推出可能帶來現金流壓力。
- 資本支出增加: 新產品推出及工廠擴建導致資本支出增加。
7. Q&A 亮點
- Q: 預期成本節省的幅度及何時顯現成效?
- A: 自去年已啟動成本控制計畫,預期 第二季度起車輛毛利率將持續提升,全年目標為 第四季度實現損益兩平。
- Q: ONVO 品牌如何重拾成長動能?是否會調整為 NIO 子品牌以節省成本?
- A: ONVO 品牌銷售不如預期主因是 品牌知名度較低、銷售據點成熟度不足、銷售團隊仍需磨合 及 換電站覆蓋率待提升。將透過加強品牌宣傳、擴大銷售網絡、提升團隊能力及擴展換電站等措施改善。ONVO 品牌將維持獨立運作,不會成為 NIO 子品牌,但售後服務、換電站及部分後勤功能已與 NIO 共享。
- Q: 毛利率展望及全年損益兩平的假設?
- A: 第一季度因淡季及產品換代,毛利率將不如第四季度,但全年目標不變。NIO 品牌車輛毛利率目標 20%,ONVO 品牌目標 15%。將透過 平台化設計、零部件通用化、自研核心組件 及 嚴格的成本管控 等措施提升毛利率。
- Q: 如何看待 2025 年營收翻倍的目標?
- A: 維持全年營收翻倍目標,主要驅動力來自 NIO 品牌九款新車型、ONVO 品牌銷售網絡擴張與團隊成長 及 換電網絡效應。換電站於低線城市普及有助於提升市場滲透率。
- Q: 如何看待 AI 及機器人技術的應用?
- A: NIO 已將 AI 應用於 智能座艙助手 NOMI 及 智能駕駛系統,未來將持續關注 AI 技術在提升產品體驗及業務管理上的應用。NIO Capital 投資了多家 AI 領先企業,公司內部亦有 AI 研發團隊。短期內仍將 聚焦核心汽車業務。
- Q: 車型數量是否過多?如何優化產品線?
- A: NIO、ONVO、Firefly 三品牌將採取差異化產品策略。NIO 品牌維持現有產品線,涵蓋 30 萬至 80 萬人民幣價格帶,滿足高階市場用戶的個性化需求。ONVO 品牌將控制車型數量,今年底前產品線將包含三款車型。Firefly 品牌車型數量亦不會過多。整體維持合理的產品線,並強調各車型的特色及目標客群。
- Q: 現金狀況、供應鏈及潛在融資計畫?
- A: 截至 2024 年底現金儲備 人民幣 491 億元。第一季度營收下滑導致營運現金流出,但預期 第二季度起營運現金流將顯著改善。公司將審慎管理現金流,確保資源支持持續發展。具備多種融資管道,將根據營運狀況及市場變化規劃融資活動。
- Q: 資本支出 (Capex) 指引?與 CATL 合作是否能降低換電站資本支出?
- A: 今年資本支出將 高於去年,主要用於新產品 tooling 及生產設備。第三工廠亦將投入運營。將審慎管理投資節奏及現金狀況。換電站擴建將 盡可能利用合作夥伴資源,透過 Power Up Partner Plan 及 Power Up County Plan 邀請合作夥伴共建換電站,降低資本支出。
- Q: 自動駕駛技術規劃?何時推出端到端模型?晶片策略?
- A: 已將 端到端模型 應用於主動安全功能,顯著提升安全性。城市道路 Navigate on Pilot Plus 預計 4 月底 推向用戶。ET9 及 2025 年款 5 系、6 系車型將搭載自研智能駕駛晶片 NX9031。ONVO 品牌目前使用 Orin-X 晶片,尚無使用 Thor 晶片計畫。
- Q: 營運費用 (Opex) 指引?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目標?
- A: 研發費用 預計維持 每季約人民幣 30 億元 (non-GAAP) 的強度。將透過 CBU 機制優化研發專案管理,提升研發效率。第一季度銷售費用壓力較大,但將透過提升團隊效率、簡化後勤職能及整合銷售功能等措施改善。隨著銷量增長及損益兩平目標實現,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將降低。
- Q: 其他銷售業務毛利率轉正的原因?
- A: 主要來自 售後服務、能源服務 及 技術服務 收入。第四季度毛利率轉正主要歸功於 技術服務收入,但該收入較 project-based,不具備 recurring 性。未來將持續提升售後服務效率。能源服務因持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,虧損尚未顯著收窄。
- Q: 2030 年的長期展望?
- A: 長期而言,智能電動車公司需達到 年銷 200 萬輛、毛利率 20%、淨利率 7% 至 8%,方能維持競爭力。